每年5月的第三個星期五,六,日,在淺草地區舉行淺草神社的祭典。
稱之三社祭,正式名稱為淺草神社例大祭。
古早以前淺草寺跟淺草神社還是一體時稱為“觀音祭”或“淺草祭”
以前跟現代的祭典方式有點不同,聽說以前更簡單。
現在是由附近各個町內會主辦,區域內共有44町共襄盛舉,出動100台的神轎。最後一天淺草神社三台神轎繞境(另一篇再介紹)。
(町:雖然維基寫相當於“鎮”,但是我是覺得沒那麼大,連“鄉”都不到,比較接近”里“)
我住的大廈前後門各有一個十足手作感的鳥居。鳥居是神明通過的地方,意味著請神明來我家!
ps:到神社拜拜時通過鳥居必須走兩側,因為中間是給神明走的。
大廈一樓的廣場則免費借給我們這一區的町內會當休息場地+放神轎。
去年剛搬來時是只有放幾張桌椅跟神轎,大鼓。今年居然還有個小舞台耶!@@
其實三社祭有點類似台灣的“進香團”+“媽祖繞境”一樣。
只不過台灣的進香團是每個禮拜一定都會有。日本則是比較大或有名的神社一年舉行一次。所以感覺特別盛大。
三天的行程參考了三社祭的官網,標示有某時間在某地點做某事,寫的很詳細。
不過網路上時間只能供參考喔!江戶子很隨性的^^;
附註:江戶子⇒⇒東京的舊稱為“江戶”,江戶子也就是土生土長非外縣市移民的東京人。
附註中的附註:江戶的主要歷史性地名包含現在的神田,日本橋,京橋,本鄉,下谷,上野,淺草,本所,深川,兩國,向島。
補充個東京小常識~古早以前外縣市(當時是國家)都會到日本橋買賣東西,日本橋也就是當時對外貿易的重要城市,主要道路。
所以現在在日本只要您看到路標上寫著距離東京幾公里,並非東京邊界喔!
而是以到達日本橋(有看東野圭吾的麒麟之翼的捧友應該知道是哪一座橋吧)的距離為標準。簡單的說也就是所有道路的起點&終點。
5/17(五)13:00~”大行列“ 是表演古時候淺草人代代相傳的民俗藝能,祭典音樂。
從淺草協會出發,走馬道通,再從雷門進入仲見世街,經過淺草寺到達淺草神社。
(地圖來源:三社祭官網)
我想到雷門去等一定人超多,所以決定到淺草協會去拍他們出發時的隊伍。
但是我抵達淺草協會時才12點50分隊伍居然就已經出發了,而且看到的是“車尾”,最後一組遊行隊伍@@
趕緊快步走往前想追上最前頭隊伍,可是人好多後來乾脆不追了。
走往旁邊小巷子繞出到馬道通上,等隊伍走過來。
#大街小巷都可看到這地區的神轎放在路邊喔!
#這位媽媽看到我拿相機拍她們很久了,便轉過來露出笑容讓我拍個夠!
#白天還蠻曬的,還好溫度不是太高,但是太陽很刺眼所以很多人都拿著扇子遮著臉。
#他們把兩手舉高會像鶴一樣的翅膀,我居然漏拍了!
拍完之後因為要去做地鐵到銀座,所以就順便去雷門看看。本來卡到很好的位子,結果一對超沒水準的日本夫婦,也不管大家都已經佔好位子了就直接站在最前排的人前面,整個超出線,還說“就站這就好了”,真不要臉。警察一直喊退後,這對夫婦完全不退後。
所以只拍了第一台車進來我就不想拍了。走人!反正剛拍過。
#很難得看到雷門的大紅燈籠“消風”吧?!因為遊行的樂隊車子要過,沒收起來過不去喔!
#進來雷門之前跟之後都有一階,所以大家是抬著車子的,好英勇。
到了淺草神社之後應該還有些表演,不過後來我就去銀座了所以pass。
星期六,日的三社祭整理完再陸續介紹。
延伸閱讀